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革-《开局从统一六国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只不过就算他知道了,恐怕也只会小小的高兴一下,而没有过多的心思去理会。

    如今的他忙的焦头烂额,无他,除了巴蜀乱象之外,最要紧的就是如何解决前线将士的军粮问题。

    毕竟,总从后方运粮可不是长久之计。

    这几日来,三公九卿与两位开府将军,可没少争论分析,而最后得出的结果则是,如今天下两分,虽然秦的实力要强于逆贼,但想要速胜,绝无可能。

    如今纵然巨鹿大战已熄,但巨鹿至南阳郡一线,却依旧有逆贼零星挑衅,战事实际上一天也为停止过。

    他们接下来,或者说已经在面对的最起码也是以年为计量单位的,旷日持久的战争。

    这样打下去,固然逆贼会撑不住,但大秦也一样会疲敝不堪。

    知道原本历史,有着充分“经验”的方晓明白,若是将天下拖入那种地步,届时自己纵然可以拍拍屁股扭头走人,可天下一定会再次陷入分裂。

    那种事情,他只要想一想就难免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“这天下,不能再死更多人了。”

    皇太子的仁心,这一次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体支持。

    可光支持没有用,还是得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。

    最终多方商议之下,方晓将目光放到了改革军制之上。

    大秦的军制,在秦末汉初无疑是最为先进的制度,但若同后世相比,那就落后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
    在秦法的约束下,整个国家本就是一架可以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,甚至可以说,每一个人民都是这架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,全民皆战。

    这样的制度,限于一国一地之时,绝无问题,因为人口不多,全耕全战,人人皆以功勋爵位为最高追求目标。

    可一旦天下一统,人口变多,随着渐渐没有战事可打,没有功勋可立,那这全耕全战的秦法,就会受到严重的冲击。

    是以始皇帝在世之时,才会想尽办法,消耗民力,北击蛮夷,南拓疆土,又修建驰道、长城等等大工程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想要将那些心不归属于大秦的六国遗民消耗干净,另一方面则是可以让秦人和认同秦法之人,有上升的渠道,以此来保持整个帝国的稳定。

    可始皇帝缺就缺在没有经验,以及过度自信,他在世之时,已然民怨沸腾,及至胡亥篡位,天下便会骤然分崩离析。

    如今方晓归返咸阳,通过诸如减免赋税,减轻徭役,与民休息,开民智等等手段,这才安抚住了苦不堪言的关中百姓。

    否则刘季入关之时,很可能真的会出现秦人箪食壶浆,夹道欢迎一个楚人的荒谬景象。

    没有别的原因,归根结底,还是那句话,你让人民活不下去,人民也会让你活不下去。

    现在要改革军制,方晓的出发点,也是要让人民能够安稳的活下去。

    首先,他将脑海里现代化职业军人的制度,统统抛出脑海。

    职业军人那一套即便再过诱人,战斗力再过强大,可不适合大秦的生产力,那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。

    苦思冥想了数个日夜之后,方晓终于绞尽脑汁,从以前所看过的小说,电视,电影之中,粗略整理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。

    而当次日,方晓黑着眼圈,招来蒙毅等人,将那份写着《论府兵制可行性的研究报告-初版》交给他们之时,几人只是粗粗翻阅,顿时眼底就显出了浓浓的震惊之色。

    “府兵制,全兵皆农,兵户登记于州郡府衙,以皇帝虎符为最高调兵权限,战时为士卒以虎符归于三将军府下,由三将军统一调配。

    闲时为蔷夫,虎符归于中央,由州郡县统一进行日常管理,军户赋税进一步降低,但除却需耕种私田之外,还需耕种军田。。

    为府兵者,皆以户籍登记造册,代代相传,逢战有招,需携军粮、马匹、兵刃以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